图书信息简报
第三期
一、医疗信息动态:
1、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表示,异地报销两年内将会有成效。陈竺表示,目前医疗异地报销在省域范围内已经可以实现,目前异地报销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系统不融合,两年内会看到成果。
2、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15日从卫生部获悉,卫生部已部署北京市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组织一支规模为30人的医疗卫生救援队待命,将视日本医疗防疫工作需求随时赴援。目前人员培训和物资装备等相关准备已经开展,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人员规模、专业构成和物资装备等予以调整。
3、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鉴于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我国脑死亡立法时机仍未成熟。
4、卫生部日前表示,目前我国正在清理包装材料,并出台了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婴幼儿奶瓶不能使用“双酚A”。
5、卫生部:拟对“医学生行医”设立临时医师执照。
6、卫生部等联合下禁令 ,面粉增白剂5月1日起禁用。
7、卫生部:吃碘盐不能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
8、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可减少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9、卫生部:公众目前不必采取预防性服碘等防辐射措施。
10、我国每年有上万儿童因药物中毒而失聪。
11、2011年2月1日: 针对1.47亿人开展的历来最大规模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高胆固醇的人没有得到必要治疗,未能减少诸如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2、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10年下降61%,规则服药率仅为59%,患者耐多药率高仍值得关注。
13、蜱咬病是一种以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致病原是一种新的布尼亚科病毒,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后,世界病毒学研究领域又一个突破性进展。
二、 文摘报导:
1、 盐酸小檗碱有抑制肝细胞成脂性改变的作用;盐酸小檗碱可改善肝脏炎症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2):107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肠源性内毒性血症,瘦素、IL-6、IL-8、等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硫普罗宁可明显改善内毒素血症,通过降低瘦素、IL-6、IL-8、等细胞因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2):118
3、 药物性肝病尤其要注意中药制剂导致的肝病,主要以肝细胞型最为常见;早期发现、及时停用肝损害药物是治疗前提;绝大部分药物性肝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症肝炎或肝硬化。《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2):153
4、 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减轻伴HBV感染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后肝功能损伤,改善病人体力、体重等一般状况,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临床肝胆病》,2011,27(2):148
5、 双环醇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MDA水平,说明双环醇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有助于CHB患者肝功能的恢复。《临床肝胆病》,2011,27(2):151
6、 血清学肝功能指标中单独GGT异常预示存在着不断进展的肝损伤;HA是判断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纤维的一个灵敏的无创性指标;肝窦毛细血管化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肝组织炎症的进展。《临床肝胆病》,2011,27(2):154
7、 缺血性肝炎患者生化变化明显,而组织变化轻微,显示出二者的不一致性。组织学的变化特点以及缺血性肝炎病因恰能更好的解释生化变化及其预后特点。从病理上,缺血性肝炎患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而非休克肝;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肝脏微循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临床肝胆病》,2011,27(2):181
8、 乙型肝炎ACLF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单核细胞功能抑制、CD4+T细胞耗竭及高含量抑炎性细胞因子的免疫紊乱状态,单核细胞HLA-DR表达量持续下降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中华消化杂志》,2011,31(1):11
9、 LAM与ADV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更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4
10、 戊型肝炎病毒是散发性和流行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中国一般人群中约1/3人曾感染过该病毒,主要侵犯中老年人群。虽然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发展成慢性肝炎,但其病死率相对较高。戊型肝炎病毒至少有4个基因型,中国流行的是基因1型和4型,基因3型和基因4型主要见于猪,为人畜共患性疾病。中国自主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HEV239﹚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可有效预防戊型肝炎,且耐受性良好,有望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2)81
11、 内毒素、炎症因子等对肝细胞有继发性损伤作用,肝功能、内皮功能等临床检验指标的改善及临床症状的缓解与血浆IL-4、IL-18、TNF-α和内毒素水平降低有关,人工肝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和内毒素水平,最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预后。《中国血液净化》,2011,10(2):91
12、 六味五灵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且在1年内的疗效持久稳定。《传染病信息》,2011,24(1):49
13、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V,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同时在降低HBV DNA载量及血清HBeAg阴转率方面也优于单用阿德福韦。《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1,38(1):32
三、知识角:
1、 什么是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蛋白质是主要含氮物质,膳食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情况可以用氮平衡衡量之,一个成年人食入氮(主要是蛋白质)的多少与其从尿及粪中排出氮量相等时,称为处于氮平衡状态。食入氮多于排出氮称为正氮平衡,出现于幼年的生长、妊娠、病后的康复或组织损伤的修补等。排出氮多于食入氮时称为负氮平衡,多见于饥饿及营养不良、烧伤、创伤或大手术后一段时期。
2、 简述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食物中的钙在消化道中呈解离状态方能被吸收。钙主要在酸度较大的小肠上段被主动吸收这是一个耗能过程,需要肠黏膜表面的钙结合蛋白作 为载体。酸性环境可以促进钙的解离,而使钙易于吸收。食物中的氨基酸,乳酸可增加钙的吸收。而草酸钙、植酸钙等则不利于钙的吸收。1,25(OH)2D3是影响肠道吸收的最主要原因。此外与肠道的状态也与钙吸收有关。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被吸收,影响磷吸收的因素大致与钙相同。钙磷的排泄均经肠道及肾。人体每日排出的钙约有80%由肠道粪便排泄,20%由肾脏排泄。而磷由肾排出较肠道排出为多,约占总排出量的60%。
3、 脂类包括哪些物质?脂肪酸分哪几类?
脂类可分为脂肪与类脂,由中性脂肪、磷脂和胆固醇类物质组成。脂肪由碳、氢、氧3元素组成,其组成形式为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类脂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按其结构不同脂肪酸可分为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故称为必需脂肪酸。
4、 肝性脑病患者特有的口臭是什么物质引起的?
肝性脑病患者特有的口臭是甲硫醇和二甲硫醇引起的。
5、 如何护理心力衰竭病人?
(1)病人应保持安静,达到精神上和体力上真正的休息,以减少耗氧量;(2)给病人以合理的营养,加强治疗饮食的管理。可给予易消化、营养 丰富、多维生素的低盐饮食等;(3)密切监护和观察病人的呼吸困难、紫绀、静脉充盈、咳嗽情况,以及心律、脉率的动态变化。应用洋地黄、 利尿药、扩血管药时,注意其副作用或毒性作用。
6、 组胺具有什么致炎作用?
(1)舒张小血管。组胺可使体内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发生舒张,其中以微动脉最为明显,严重时可使全身血压下降;组胺作用于肺循环时肺微动脉和微静脉却发生收缩,其中以肺微静脉的收缩最为显著,可发生肺动脉高压;(2)增高微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外渗,产生水肿;(3)刺激非血管的支气管、小肠和子宫的平滑肌收缩,引起哮喘、腹泻和腹痛,促进支气管和消化道腺体分泌;(4)直接对心肌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心率和心收缩力的增加,房室间传导增强;(5)吸引嗜酸粒细胞,并有致痒效应。
7、在炎症过程中凝血、纤溶、激肽和补体4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在炎症过程中凝血、纤溶、激肽和补体4系统相互反馈作用,影响各系统的血浆源性炎症介质的生成。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复杂,但都以凝血因子Ⅻa的形成为始动过程,即Ⅻa是启动(催化)4系统进入活动状态的关键性物质。在炎症过程中,凝血系统被激活后,可相继启动纤溶系统和激肽系统。而已激活的纤溶系统又可紧接着激活补体系统。纤溶系统、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的激活产物又能迅速地反馈作用于凝血系统而产出放大效应。
四、新闻媒体报道:
1、卫生部质检总局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标准管理的公告(2011年第6号)。
2、卫生部印发《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的通知。
3、卫生部、国务院医改办召开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
4、卫生部关于印发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6、北京市今年医改的基本工作思路确定为“五大转移”:医疗卫生服务
从重医疗向重预防转移,优质医疗资源由中心城区向远郊区县转移,医疗服务重心由大医院向基层社区转移,投入机制向加大政府投入与鼓励社会资本并重转移,医院管理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转移。
7、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
的通知。
8、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指出:日本核辐射国际扩散无证据。
9、今年中央财政拟为卫生投入1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10、今年世界卫生日主题确定: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
的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以提高公民对防范病菌耐药的认识,应对耐药菌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五、 文献索引: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丁洁霞;《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64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55
3、 对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再认识------任红;《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1
4、 戊型肝炎防治不容忽视------庄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2):81
5、 流行性乙型脑炎迟发型脑病临床分析------李三景;《传染病信息》,2011,24(1):34
6、 刍议蜱媒传染病------王永怡;《传染病信息》,2011,24(1):58
7、 疾病媒介蜱虫控制策略------杨振洲;《传染病信息》,2011,24(1):55
8、 肝性脑病诊治的难点与争议------许建明;《中华消化杂志》,2011,31(1):2
9、 乙型肝炎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研究------宫钰;《中华消化杂志》,2011,31(1):11
10、 微小RNA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刘娇;《中华消化杂志》,2011,31(1):69
1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现状分析------王小平;《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1):60
12、 壳脂胶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袁刚;《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1):50
13、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唐红;《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2
14、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喻剑华;《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8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发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研究进展------陈丽萍;《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2):210
16、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曹玉宁;《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2):214
17、 肝性脑病治疗进展------徐大海;《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2):218
18、 胆汁淤积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进展暨“第一届胆汁淤积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专题学术研讨会”纪要;《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2):222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红龙;《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2):121
20、 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出现贫血的应对措施------罗生强;《肝脏》,2011,16(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