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嗨!你听过全国爱肝日吗?
当然了,听你这样问,你肯定对它了解甚少吧,让我给你科普下吧!
WHO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病毒性肝炎的总目标。实现这一全球性目标,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加大关于肝炎传播途径的公众宣传,提升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加强高危人群主动进行检测的意识。因为只有尽早地发现肝炎,明确治疗指征,才能够尽早治疗、尽快治愈。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来说,选择专业、科学、规范的诊治方法是肝病康复的关键。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特别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波及范围较广,且因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长时间感染后,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于公众和社会的危害较大。
我国从1992年开始施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普遍接种,根据全国普调结果显示,施行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人口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已经从9%降到7%,但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大,因此感染的人群还是很庞大。然而在这些乙肝感染人群中,真正已经得到诊断的约占20%,获得治疗的只有10%。就丙肝来说,其诊断率、治疗率更低。因此,消除肝炎,呼吁从主动检测做起。
如何做好防控
为做好肝炎防控,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一是继续严格筛查献血员和血制品;第二是继续扩大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使一些偏远的地区民众也能够获得及时、准确、正确的接种;第三是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及其预防的认知度,特别是加强对丙肝的认知。大家现在对乙肝的认知比较多,预防意识也比较强,但是对丙肝的知晓率很低,因为丙肝病毒在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主动筛查很难被发现,等到出现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的程度,因此丙肝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今年我国爱肝日的主题是:参与爱肝行动 共创美好前程”。因为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有过输入血制品、不恰当的性行为、吸毒、注射器不洁等高危行为的即为丙肝感染高危人群,国外比较强调高危人群的主动筛查,这一举措在丙肝的防控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