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图书信息简报

图书信息简报

图书信息简报----2017年第七期
发布日期:2017-08-21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量:2187   分享到:

一、文摘报导:

1、核苷酸类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田贤江;《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6,43(5):289

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又发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朱芳;《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6,43(5):289

3、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学治疗进展张珺;《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0):1874

4、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进展陶丽琳;《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0):1984

5、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识别与管理;李春霞;《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0):1998

6、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现状邵晶;《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10):721

7、1-7岁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儿童抗病毒治疗HBsAg清除率与年龄及性别相关,5岁以前治疗能获得更高的HBsAg清除率。

8、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检测的研究进展陈冲;《肝脏》,2016,21(9):781

9、干扰素对核苷类药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张茜;《肝脏》,2016,21(9):788

1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的研究进展胡娜;《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9):704

11、肝硬化并肾损伤早期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路丽芳;《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9):1797

12、轻微肝性脑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孙润菲;《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9):1801

13、药物性肝损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郭佩;《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9):1822

二、知识角:

1.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朊毒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的概念?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不同方式侵入人体,导致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的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某种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功能,侵犯或侵入人体的特定部位,并在体内增长繁殖的过程称为感染。

4.感染类型常见有哪几种?

感染常见有以下五种类型:

①重复感染(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②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③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④继发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它病原体感染称为继发感染。

⑤机会性感染:当某种因素导致机体防御功能损伤,体内处于共生状态的病原体,或自然存在的隐匿病原体就会致病,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有哪五种?

①病原体被清除;②隐形感染;③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⑤潜伏性感染;

以上五种后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6.病原体的致病力包括哪几方面?

包括四个方面:①侵袭力;②毒力;③数量;④变异性;

7.什么叫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人体内的异物(包括病原体)的一种清除机制。包括

①天然屏障:包括外部屏障(如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及内部屏障(如血-脑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等。

②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游走大单核细胞、肝、脾、淋巴结及骨髓中固定的吞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都具有非特异的吞噬功能,可清除机体液中的颗粒状病原体。

③体液因子:包括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纤维连接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等。这些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清除病原体。

8.什么叫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指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机体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主要由B淋巴细胞介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作用。

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①具有病原体、②具有传染性、③具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④具有感染后免疫性。

10.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临床一般分为四期,即:

①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

②前驱期:指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非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短暂时间。

③发病期:出现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及体征。

④恢复期: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及体征陆续消失的一段时间。少数疾病可留下后遗症。

某些传染病患者除经历上述疾病过程还可出现疾病复发或再燃情况。

复发: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再燃: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时,称为再燃。

(2)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热并出现特征性热型、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三、文献索引:

1、《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乙型和丙型肝炎监测指南》编译季芳;《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6):1040

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及对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刘大吉;《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6):1152

3、HCV相关肾损伤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卢淑媛;《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6):1156

4、病毒性肝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韩帅;《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6):1161

5、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顾天;《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6):1165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朱婵艳;《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81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方向新进展曲颖;《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83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历有名;《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89

4、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王炳元;《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92

5、乙型肝炎病毒促进肝细胞性肝癌发生的机制张原青;《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147

6、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新挑战:隐匿性感染刘亚琳;《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157

7、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用于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国际相关指南解读李杰;《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143

8、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诱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王晓霖;《肝脏》,2016,21,(1):39

9、自身免疫性肝炎出现黄疸与否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于善柱;《肝脏》,2016,21,(1):42

10、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与治疗曾庆磊;《肝脏》,2016,21,(1):66

11、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白雪松;《肝脏》,2016,21,(1):71

12、靶向肝星状细胞的基因治疗逆转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谌双君;《肝脏》,2016,21,(1):68

13、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定位思考与研究张庆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1):56

14、酒精性肝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血脂的相关性分析姚志山;《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1):48

15、益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瞿晓东;《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1):50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来院交通
专家出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