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艾滋病防治宣传知识
发布日期:2023-12-04    作者:佚名    来源:疾控科    点击量:2061   分享到: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被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乙类。

图片1.png

二、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潜伏期 

1、艾滋病的窗口期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是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存在检测的窗口期。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为1-4周,少数人可达半年或更长的时间。

2、艾滋病的潜伏期

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包括窗口期在内)的感染者外表看上去正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但具有传染性。

041701657913205738.png

三、临床表现 

1、早期:带状疱疹、口腔真菌感染;

2、随疾病的进展出现持续的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腹泻、体重进行性下降等症状;

3、晚期:神志的改变、肢体的活动障碍等表现。

四、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活于人体的血液、精液、淋巴液、组织渗出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足够量的艾滋病活病毒。

2、有效进入人体内的途径。

3、病毒在体内存活复制。

病毒含量最高→血液、淋巴液

病毒含量高→精液、阴道分泌物

病毒含量低→乳汁

无病毒→唾液、鼻涕、汗液、尿液、粪便

图片3.png

五、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在干燥环境中艾滋病病毒的活性在几小时内降低90˜99%,用一般的消毒剂消毒就能达到效果。因此,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图片4.png

六、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虽然艾滋病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也没有有效得疫苗,但是控制好传染艾滋病的传染源,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做好自我防护,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1、预防经性传播: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做到了解性伴健康状况,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2、预防经血液传播: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器官;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安全注射措施。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戒除毒瘾,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3、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怀孕、分娩、母乳喂养。

七、艾滋病检测核心信息

1、哪些人需要检测?

①有高危性行为史,包括仅发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异性性行为或男性同性性行为;

②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

③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者;

④在非正规医疗单位拔牙、纹身等;

⑤其他情形: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性病患者、准备结婚的伴侣建议婚前检测、孕妇建议在刚发现怀孕时检测、感染了艾滋病的妈妈生的宝宝。

2、什么时候检测?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是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存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抗体或核酸的一段时期。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为1-4周。如果既往有过高危行为,没有做过检测,应该尽快检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来院交通
专家出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