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九成布病可治愈且终身不复发
|
|
|
|
|
|
本报记者 王 丹 布病不会人传人 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在布鲁氏菌病众多别名中,形象描述其临床表现的另一个名字——“懒汉病”更易被公众熟知。 据介绍,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牛种、猪种、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其中,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而羊种致病力最强。 此次事件的医疗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李用国教授告诉记者,布病潜伏期通常为1周~3周,此后患者常出现发热、多汗、乏力等症状,体温可达摄氏38度~40度,也可波动在摄氏37度~38度之间。通常而言,患者体温呈波浪状,高热几天,降低几天,或者一天内体温忽高忽低,反复多次,因此被称为浪状热、弛张热等。在发热后期,患者常会出现腰、骶、髋、肩、肘、膝等大关节疼痛、肿胀,严重者会在短期内丧失劳动能力。 据专家介绍,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在通过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就会随着淋巴液到达淋巴结,在吞噬细胞内“定居”并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潜伏”下来;此后随着细菌的大量繁殖,其所居住的细胞会随之破裂,而细菌则会随着血流到达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细胞内继续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 李用国教授强调,布鲁氏菌病不会在人与人间传播,只会在动物间传播,或人和动物间传播,因此公众不必过于担心。据介绍,目前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以下3个途径:一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眼结膜接触传染,包括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而感染;二是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用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通过消化道受感染;三是病原菌在环境中形成气溶胶,经过呼吸道传染。 为何200多名学生接触过病羊,只有28人发病?李用国教授表示,很可能是与病原体接触的时间和程度相关。 一般不会影响生育功能 连日来,部分媒体对于东北农大事件的报道中,反复提及布鲁氏菌病“易引发心内膜炎、影响生育”等说法。对此,李用国教授认为:“以上严重并发症确实可能出现,但少见。据权威统计,没有接受规范治疗的布病患者复发率最高达到40%,而一旦接受规范治疗,约90%的布病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同时终身不复发。” 何为规范化治疗?李用国教授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世卫组织就提出了布鲁氏菌病急性期的规范治疗方案,推荐使用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或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治疗,也有人提出再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可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感染科一病区主任于占水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多年来我国布病治疗经验,医疗专家组不仅按照世卫组织规定,及时给予28名患者利福平和多西环素基本抗菌药物治疗,而且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诸如体温高低、肝功、药物耐受情况等,个体化给予了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药物等抗菌药物联合治疗,从而在入院一周内就将28名患者体温控制为正常。”于占水教授说,除此之外,专家组还将治疗周期从6周延长至9周,共3个疗程。根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给予其中27名患者胸腺肽免疫调节治疗;同时加入中医中药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头晕、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睾丸肿痛约占男性患者的20%~40%,由于此次东北农大的男性布病患者就诊时没有睾丸炎的征象,且都是在急性期内接受规范治疗,因此至今没有一例发生包括生殖系统在内的严重并发症。”李用国教授说。 “即便是医院以往接诊的亚急性期布病患者(从患病到就诊在3个月~1年),也极少出现脑膜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睾丸炎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仍是抗菌药物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李用国教授表示,对妊娠期患者,一般不会自然终止妊娠,但也有人认为可能会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对于已治愈的育龄期妇女,一般不会影响生育功能。“以上28名患者病情较轻,就临床经验而言,在急性期接受早期、规律、全程规范化抗菌治疗,其治愈率更高,复发几率更低。” 布病防比治更重要 布鲁氏菌病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同被列为我国乙类传染病。正因如此,李用国教授表示,与其他传染病一样,对于布病,防比治更重要。 据介绍,布鲁氏菌病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新疆、西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牧区,但近年来,流行地区扩大到山东、山西、陕西、湖南、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发病人数也明显增多。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2010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发病人数为33772人,是2002年发病人数的6倍~7倍。 “我们在临床能明显感觉到,这几年布病有‘抬头’的趋势,而且学生、市民等非职业性人群的发病人数增多。” 李用国坦言,饲养不规范、自我防范意识淡薄、检验检疫制度不健全、饮食习惯不卫生、诊断治疗不科学等问题都是导致人间布病“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牲畜数量迅猛增加,牲畜由集体放养变为家庭圈养,与牲畜密切接触的人群大幅度增加。许多牧民给羊接羔时不戴手套和口罩感染了布病。此外,在很多偏远地区,牲畜的依法逐层检验检疫、淘汰病畜等环节存在漏洞,此次东北农大事件便是活生生的案例。而对普通民众,牛、羊肉烹调熟透后食用,生熟肉案板分开使用等生活常识仍缺乏足够的宣教。 “更重要的是,我们接诊的很多患者都已进展为慢性布病,治疗起来非常麻烦,原因就是牧民出现发烧、关节疼等初期症状时,当地的基层医疗机构诊断不出来。”李用国告诉记者,虽然卫生部出台了布病的诊断依据和原则,但在很多基层医疗机构落实情况仍然不乐观。 “1986年世卫组织提出的治疗建议至今仍在使用,并行之有效,2006年又进一步修订。我国也需根据中国国情,综合传染病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病原微生物专家、预防医学专家及畜牧专家,共同制定出一套科学诊治和预防指南。”李用国说。 |